现场|蒋述卓教授书法线上展发布时间:2025-06-29

由德必意大利、中意设计交流中心、贝利尼博物馆和国际文化交流发展协会主办,佛罗伦萨市政府、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支持的蒋述卓教授佛罗伦萨书法线上展于意大利时间2025年6月29日上线。
书法作品









蒋述卓
Chang Hsiu-Chin

蒋述卓,1955年1月出生于广西桂林。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第九届主席,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文学院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汕头大学特聘教授、《华文文学》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2008)。曾任暨南大学学报主编、文学院院长、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教育部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0-2018)、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等。
学术研究领域为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文化诗学批评、城市文化、宗教与文艺理论关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和文学评论集有《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宗教艺术论》《在文化的观照下》《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论学术研究史》《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诗词小札》《文化诗学批评论稿》等20余种,主编教材《大学语文》(中华文化版)《文学批评教程》等。出版散文随笔集《生命是一部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以及港澳台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及思想文献整理与研究”。曾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二等奖三次、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2008年)、教育部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论文类特等奖(2014年)等,2015年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
蒋述卓教授1974年参加工作,担任过中学教师、中专教师和高等学校教师,从教四十余年,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0多名,其中有来自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学生多名,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来自意大利的博士研究生贾客暮(Giacomo Byuni)研究岭南画派名家高奇峰,之后又在中国学习中国画,目前在位于福建的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工作,他自己还在意大利开设中国画培训班,成为中意文化交流的文化使者。
蒋述卓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文学比较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与海外华文作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曾多次出席在加拿大、荷兰、奥地利、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国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海外华文作家编辑出版散文集八本。担任《华文文学》主编以后,以访谈方式着力推介海外华文文学作家最新作品,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走向高水平。
蒋述卓教授研究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出版过《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等书,他的《宗教艺术论》对世界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不少创新性见解,在中国是首创性著作。之后被纳入中国学术著作外译计划,改名为“On Chinese Religious Art”在American Scholars Press用英文出版。
蒋述卓教授还在文化诗学批评方面长期耕耘,提倡文学批评要走向文化诗学批评,并以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让这一理论得到同行的认可。他对城市诗学和城市文化以及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也有深入研究,是在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培养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专业博士的教授之一。他担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之间,积极推动广东文学在全国的影响,也让作家走向埃及、摩洛哥、伊朗、意大利、西班牙等丝绸之路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并推动他们的作品翻译成该国文字在其国家传播。他还推动“粤派批评”的传播,梳理“粤派批评”的学术谱系,在广东出版了“粤派批评”丛书,达到38种之多,在中国产生了良好影响。